魯迅遺囑:一、不得因為喪事,收受任何人一文錢。但老朋友的,不在此例;二、趕快收殮,埋掉,拉倒。三、不要做任何關(guān)于紀(jì)念的事情;四、忘記我,管自己生活。倘不,那就真是糊涂蟲;五、孩子長大,倘無才能,可尋點小事情過活,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(xué)家或美術(shù)家;六、別人應(yīng)許給你的事物,不可當(dāng)真;七、損著別人的牙眼,卻反對報復(fù),主張寬容的人,萬勿和他接近。
弘一法師:悲欣交集
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前,對盧夫人說:“我受傷太重了,兩條腿都沒了(其實他的腿并沒有斷),恐怕不行啦!告訴小六子(張學(xué)良乳名)以國家為重,好好地干吧!我這臭皮囊不算什么,叫小六子快回奉天。”
柳亞子:我死后裸體火葬,一切迷信浪費,絕對禁止;于公墓買一穴地,埋葬骨灰,立碑曰 ‘詩人柳亞子之墓’足矣!如不遵照,以非我血裔論。
錢鐘書:遺體只要兩三個親友送送,不舉行任何形式,懇辭花籃、花圈,不留骨灰。
楊絳:我去世后,不設(shè)靈堂,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,不留骨灰。
盧作孚:“把家具還給民生公司,好好跟孩子們過。
陳天華:諸君更無為鄙人惜也。鄙人志行薄弱,不能大有所作為。將來自處,惟有兩途:其一則作書報以警世;其二則遇有可死之機會則死之。夫空談救國,人多厭聞,能言如彼人者,不知凡幾!以生而多言,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!
秋瑾:雖死猶生,犧牲盡我責(zé)任;即此永別,風(fēng)潮取彼頭顱。壯志猶虛,雄心未渝,中原回首腸堪斷!
段祺瑞:國雖危弱,必有復(fù)興之望。復(fù)興之道亦至簡單,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,勿信過激之說而自搖邦本。講外交者勿棄固有之禮教,求學(xué)者勿騖時尚之紛華。所謂自力更生者在此,轉(zhuǎn)弱為強者亦在此矣。
吉鴻昌:夫今死矣,是為時代而犧牲。人終有死,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,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(yīng)。
方志敏:我小病十幾天,整天拿著筆寫文章,不管病與不病,都要被敵槍斃的。我們是共產(chǎn)黨,為革命而死,毫無所怨,更無所懼。
嚴(yán)復(fù):須知人要樂生,以身體健康為第一要義。須勤于所業(yè),知光陰時日機會不復(fù)更來。須勤思,而加條理。須學(xué)問、增知能,知做人分量,不易圓滿。
蔡元培:科學(xué)救國,美育救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