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歷:
在一段感情里,起初的時候,總是有說不完的話、分享不完的心事,無論是高興還是生氣都會掏心掏肺和對方傾訴。
到后來,卻越來越懶得說,也越來越不想說,喜怒哀樂情愿自己消化。
不懂Ta的人,以為Ta的沉默,是成熟的表現(xiàn),以為Ta已經(jīng)學(xué)會收斂自己的情緒,變得越來越堅(jiān)強(qiáng)。
然而只有Ta自己知道,到底是經(jīng)歷了多少的疼痛與失望,才選擇用沉默,代替所有。
正因每次的真心實(shí)意換來的都是失望和傷害,每次的付出與熱情都只得到了對方的敷衍與冷漠,所以那些嘮嘮叨叨的關(guān)懷、吵吵鬧鬧的期待、興高采烈的分享,最終變成了精疲力盡的無言和心酸后的心死。
就像小說《妻子的沉默》中的描述:
他掛了電話,突然發(fā)覺,這正好代表了他和朱迪在一起的生活:難以避免的偽裝,沉默刻出的裂痕,伸手不見五指的未來。他早就意識到這些,卻是頭一次震驚于其中的怪誕感、異常感。
別的夫妻吵吵鬧鬧,分分合合,卻總能解決問題,而朱迪和他只用種種掩飾來應(yīng)付。戴著面具,裝聾作啞,一言不發(fā),裝作目前一切順利,以后也一切順利的樣子。
的確,世上沒有毫無緣由的安靜,也沒有突如其來的冷淡,所有的沉默都是失望積累成絕望的過程。
每個表面不動聲色的人,其實(shí)內(nèi)心已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個百轉(zhuǎn)千回,載滿了萬般苦澀。
哪怕心里還殘存著一絲期待,也會強(qiáng)迫著自己放手,用無聲代替語言,用冷淡代替眼淚。
記得有句話說:
那些徹底死心的人,也許曾彷徨過猶豫過掙扎不舍過 ,但至少在他決定不再搭理的那個瞬間,他覺得沒有你, 會過得更好。
一個人在感情里徹底斷了念想,沉默是最后的通牒。
Ta會開始自我安慰,不再把喜怒哀樂寄托在你的身上,也不再去等待那些遙遙無期的承諾,任憑你怎么挽留,始終無動于衷。
說到底:
若不是千瘡百孔,誰會保持沉默;
若不是攢夠失望,誰會漸漸冷淡。
茫茫人海,相遇不易,相愛更加不易,遇見了,愛上了,就一定要好好珍惜,別辜負(fù)了最愛你的人。
畢竟,一顆沉默冰涼的心,永遠(yuǎn)也無法痊愈,一個被徹底傷透的人,永遠(yuǎn)也找不回來。